?今天
人民日報刊發專版關注吉安
江西吉安
千年古后河 煥新金廬陵
江西吉安,古稱廬陵。這里有革命搖籃井岡山,有傳承千年的廬陵文化……這里傍水而生,因水而興。
作為連通贛江的城市內河,流淌千年的后河承載著悠久的廬陵文化。乘吉安振興之勢,吉安市委、市政府堅決按照“作示范 勇爭先”的目標要求,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理念,貫徹落實江西省委、省政府旅游強省決策部署,以承辦省旅發大會為契機,堅持“文化振興、城市更新、旅游出新”,系統開展古后河的水生態治理,打造“后河·夢回廬陵”主題夜游項目,為游客帶來沉浸式船游體驗和大型鳳凰機甲光影秀。一船載入夢,一河越千年,城市蝶變展新顏。
城市更新——
在治理中復蘇,后河變身“會客廳”
古后河,南起禾河,穿越城南新區和老城區,流入贛江,全長24公里。歷史上,后河兩岸,店鋪林立,商賈云集,熙攘繁華。
伴隨著廬陵新區的成形和政治、文化、金融、工業等重心的轉移,加之北與吉州區工業園對接、南與井岡山經開區相連的區位優勢,后河已成為吉安未來經濟發展、城市進步的“催化劑”。
近年來,吉安把后河復蘇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,先后實施后河綜合治理一期、二期、三期工程改造,通過引水活化、截污分流、園林綠化,逐步將后河打造成一條環“8”暢游的綠廊,再現歷史勝景。
“后河·夢回廬陵”景區書香廬陵篇章光影秀
循著“抓旅游就是抓發展,抓旅游就是抓民生”這一理念,吉安以水質提升為目標,整治沿岸景觀,通過實施后河水生態環境治理項目,打造河暢、水清、岸綠、景美的新景觀。同時,通過市場化運作,與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開展深度合作,共同投資運營“后河·夢回廬陵”景區,運用水幕投影、光影亮化技術、互動燈光秀等視覺技術,打造沉浸式、行進式的光影夜游體驗項目,點亮了城市的夜,煥新了整座城。
文化振興——
在挖掘中傳承,煥發廬陵文化新光彩
吉安,古稱廬陵,元初始名吉安,寓意吉泰民安。吉安自古就有“江南望郡”“文章節義之邦”的美譽。古廬陵文風興盛,史傳“序塾相望,弦誦相聞”“文風盛于江右”。
一條河,滋養一座城。后河,孕育了廬陵吉安的興盛,也記錄和積淀了厚重的廬陵文化。
“后河·夢回廬陵”景區演藝之“夢圓”篇章
深入挖掘沉淀千年的廬陵文化,在挖掘中傳承,在傳承中演繹。吉安“后河·夢回廬陵”項目將廬陵文化融入實景演藝,分夢起、夢回、夢圓三個篇章,令人身臨其境。
項目巧妙設置“九鯉化龍”“大唐歌飛”“山水詩境”“十七狀元”“節義文章”“瑯瑯書聲”“雨過天晴”“鳳舞廬陵”八大沉浸式光影場景,讓廬陵文化動起來、活起來。
一條千年后河,一幅廬陵畫卷。
在這里,可以在天鵝船和孔雀船中聆聽曼妙歌聲,乘舟入夢。
在這里,可以與自由飛翔的白鷺共舞,寄情山水,且聽風吟,欣賞詩意廬陵。
“后河·夢回廬陵”景區九龍燈景觀
旅游出新——
在融合中煥新,推動形成旅游新業態
提振旅游消費市場,推進文旅高質量融合發展,吉安一直在探索。后河便是一個生動實踐。
針對“白天強、晚上弱”的旅游發展短板,吉安深化“全景吉安、全域旅游”戰略,立足后河實際,做好融合大文章,將后河打造成城市夜游的新地標,吉安旅游業振興升級的龍頭,推動吉安城市更新、夜經濟崛起的引擎。
融合文化傳承。深度挖掘廬陵歷史文化資源,融合文化精髓,并通過建筑形態、光影演藝、裸眼3D、現代機甲、巡游花船等多元化手段,展現廬陵文化的歷史底蘊和當代活力。
融合民生需求。將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要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,系統開展引水活化、截污納管、河道清淤等生態治理,后河水質保持在三類水質以上。景區建成后免費向市民開放,與百姓共享發展成果。
融合環保低碳。在照明景觀設計上,全部選用環保節能、光線柔和的燈具;光影設計多采用散弱光鋪陳手法,光線大多指向水面或散逸于天空;綠色低碳無污染的純電動船,在夜色中緩緩穿行。
緊扣夜間消費,景區將聚力打造優質的綜合服務區、舒心的度假體驗區、互動性強的公共文化休閑區,同時構建多業態聯動發展的一體式體驗區。
“后河·夢回廬陵”景區演藝之“夢起”篇章
以“后河·夢回廬陵”沉浸式夜游項目為龍頭,吉安遴選出40個文旅重點項目,推出青原渼陂夜游、安福夜游等一系列夜游體驗項目,以及永豐恩江古城、永新老街等夜市街區,塑造夜游IP,點亮夜色吉安。同時,引導各地發揮資源優勢,依托古村、古窯、古書院等人文資源,發展特色鄉村游、研學體驗游;依托濕地、森林、地熱等自然資源,發展溫泉療養游、健康養生游;依托通用機場、民俗文化等特色資源,發展低空運動游、非遺主題游等新業態,助推全市文旅產業提檔,形成“全景、全業、全域”旅游新業態。
處處是景、時時可游,正在吉安變成現實,為實現江西旅游“山強水強、鄉強城強、日強夜強、邊強中強”新跨越,為全面建設“六個江西”貢獻吉安力量。
2022年一季度,全市文旅產業新簽約項目19個,總投資62.69億元;新開工和續建的文旅項目70個,總投資334.94億元?!拔逡弧逼陂g,全市接待游客593.9萬人次、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3.8億元。